中德商桥,德国公司注册
2025/08/28

外交部:中方决定对法德等6国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经济和战略意义

免签政策 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3年11月24日,中国外交部宣布,为进一步促进中外人员往来,服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方决定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期间,上述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上述国家不符合免签条件人员仍需在入境前办妥来华签证。

 

 

图片来源:中国领事服务网

http://cs.mfa.gov.cn/gyls/lsgz/fwxx/202311/t20231124_11186388.shtml

 

11月24日,黄昳扬总领事接受欧洲时报、华商报采访,就便利中德人员往来、加强双边务实合作等发表看法。2023年年初以来,中方出台了一系列便利措施,全力推动中外人员往来。

 

1月起,恢复审发多次签证、口岸签证和过境免签政策;3月中旬起,全面恢复旅游签证、区域性免签及疫情前的多次签证入境功能;8月10日起,对符合条件的一次或两次入境的商务、旅游、探亲、过境、乘务类签证申请人阶段性免采指纹;8月30日起,取消赴华人员入境前新冠病毒检测要求;9月20日,经优化调整后的新版签证申请表正式上线,申请人填表时间大幅缩短;11月1日起,赴华人员不再需填报健康申明卡;11月20日起,大多数驻外使领馆全面取消签证预约,申请人可以随时申请办理签证。

 

上述措施取得积极效果,中国驻外使领馆签证签发量快速回升。截至11月20日,驻法兰克福总领馆签证发放量远超过去3年总和。

 

 

 

 

 

 

此举不仅使客户来华洽谈更加便利,也为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

 

同样,来自德国和法国的企业也对这一政策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免签政策将提高商务效率和灵活性,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对于像欧德神思软件集团(中国)这样的公司来说,这意味着他们的德国同事和领导可以更加方便地来华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

 

 

 

回应

 

 

 

 

 

 

申根互免很难,但部分放宽及简化是趋势

 

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五个欧洲国家免签!都是欧洲内陆有影响的"大国",以及交通枢纽,我国的直飞航线,巴黎,法兰克福,米兰,罗马,阿姆斯特丹,马德里等,都在这五国内!选择他们做为免签对象,相信也是有的放矢。外媒也报道了这个消息。

 

申根是一个整体,都懂得,目前的状况想免签根本不可能。但是部分放宽和简化是可能的。

来自法国回声报的报道,针对中国对法国免签,法国外交部有了一些最新回应!

 

拥有中国硕士学位的人,无论你的学位是中国的还是法国(意思是中国研究生就行),只要有过法国求学经历(最少一学期),法国可以签发为期五年的旅行签证。

 

 

 

科隆纳宣布,任何拥有硕士或以上文凭的中国籍公民(无论拥有的是中国还是法国文凭),只要曾经在法国的学校中学习过一个学期以上,即可获得一张5年的旅游签证。

 

法国回声报Les Echos发布文章称,法国外交部周五宣布,拥有硕士学位并在法国学习至少一个学期的中国人,无论他们的学位是法语还是中国人,都将能够由法国签发为期五年的循环签证。

 

法国和中国之间的往返旅行将得到简化。“中国已决定对来华短期停留15天或更短的法国国民实施免签证政策,”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周五在北京与法国外长凯瑟琳·科隆纳会晤期间表示。

 

中国外交部表示,新政策适用于法国人,也适用于德国人、意大利人、荷兰人、西班牙人和马来西亚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周五表示,从今年1月30日至2024年15月<>日,这些国家的公民进入中国商务、旅游、探亲访友或过境长达<>天,将不需要签证。

 

中国外交部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是一项“实验性”措施,目前适用了一年。“现在疫情的阴霾已经散去,我们期待两国人民有更多的互访、接触和交流,”王毅说。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这家亚洲巨头几乎关门近三年。

 

另一方面,法国外交部周五宣布,拥有硕士学位并在法国学习至少一个学期的中国人,无论他们的学位是法语还是中国人,都将能够由法国签发为期五年的循环签证。条件之一是在法国完成至少一个学期的学习。这项措施将允许其受益者在两国之间自由旅行,并可能吸引更多的中国学生到法国。

 

 

图片来源:www.lesechos.fr

https://www.lesechos.fr/monde/chine/chine-les-francais-dispenses-de-visa-pour-les-sejours-courts-2031361

 

11月23日至24日,法国外长科隆纳自就任以来首次访华!而法媒对此事的报道,也频频释放出了中法友好的信号:

应外交部长王毅邀请,法国欧洲和外交部长科隆纳访华并举行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六次会议。

凯瑟琳·科隆纳对中国总理李强表示:"法国在确实致力于与中国对话。"并补充道在今年6月巴黎会晤后能够再次见到李强总理倍感“荣幸”和“开心”。

在会见凯瑟琳·科隆纳(Catherine Colonna)时,李强总理对扩大双边关系表示乐观。

他表示:“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的战略引领下,中法关系今年以来在各方面都发展得越来越好。”“明年将是中法建交60周年,我们双方将持续努力,期待(中法关系)能在第60个年头迎来重大发展和突破。”

 

2023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法国外长科隆纳举行会谈。王毅指出,双方要继续发挥好中法战略、经财、人文三大对话机制统筹协调作用,尽快盘活用好现有机制,推动建立新的对话渠道,为深化拓展两国务实合作注入新动力。中方愿同法方扩大相互开放水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希望法方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加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双方要加大多边领域相互支持,打造更多合作亮点,展现中法关系超越双边范畴、发挥全球影响的重大意义。

 

当天,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与法国外长科隆纳会面时表示,“中方决定对来华短期停留15天或以下的法国公民实施免签政策”。王毅说:“现在疫情的阴影已经消散,我们期待两国人民的互访、接触和交流有所增加。”法国外长科隆纳表示:“这是一项重大宣布,将极大地促进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

 

 

图片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https://www.mfa.gov.cn/wjbzhd/202311/t20231124_11186927.shtml

 

德国驻华使馆随机在其官网上贴出文章,德国驻华使领馆对此表示欢迎。文章说,“这一决定将为许多德国公民赴华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无论是对于家人、朋友,对于从事友城关系以及德中协会相关工作的德国人,还是对于商务人士和游客而言,今天都是一个值得欢欣鼓舞的日子。”“我们希望,给予我们的赴华便利亦能尽快惠及所有欧盟成员国公民。这样的决定将是朝着全面提升中国和欧盟所有公民的人员流动性迈出的重要一步,这将深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接触以及我们的文化和经贸关系。”

 

 

图片来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使领馆

https://china.diplo.de/cn-zh/aktuelles/neuigkeiten/-/2633082

 

任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早在2016年就做出了一个积极的回应。他在5月7日举行的大使馆开放日时表示:“我可以想象(德语原文为:Ich kann mir vorstellen),我们从长远看,在5到10年之内可以在德中之间实现互免签证。”

除此之外,众所周知,德国是申根协议签约国,如果德国给予中国公民免签待遇,几乎等同于中国人进入任何申根国家都可以免签。因此,德国如果计划向中国公民开放边境的话,必须与申根伙伴国进行协商。

 

目前对于中国普通护照持有者来说,申请短期签证还是只有向服务商VFS递交材料这一条路可以走,好在疫情退散,VFS在全国的办事机构陆续开放,目前的15个签证中心已经有10个正常开放,详情见下图。如有申请签证的需要,请访问德国驻华使领馆网站获取详情。

 

 

 

法新社报道认为,中国只向数量有限的国家授予这一“特权”,中国政府新的决定表明了中国与法国等国家关系良好。

 

中国欧盟商会也在当天发表一份新声明,对中国的有关决定表示欢迎,欧盟商会也希望“中国能尽快将这一政策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欧盟商会的声明认为, “这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措施,有利于增强企业信心”。

 

 

 

 

此外,据《星洲日报》报道,12月起马来西亚将与中国互免签证,中国公民到马来西亚享有30天免签入境。

 

 

 

 

 

11月17日,在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期间,文化和旅游部召开中国入境旅游政策发布会。

 

发布会上,外交部领事司介绍,为了给外国人来华旅游等提供更多渠道和便利,外交部积极调整外国人来华签证和入境政策,恢复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持续优化签证办理体验,简化申请人办理签证手续,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临时性免采指纹。大幅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申请表,减少7个大项、15个子项填报内容,优化简化幅度达34%等。

 

 

在此之前,2023年10月的时候,中国也官宣了一项新政策,包括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在内的53个国家的公民,可以申请中国72/144小时过境免签。此次政策,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放宽了国门。

 

 

携程数据显示,马来西亚、德国位列今年1-10月我国入境游前十大客源地。此举无疑将进一步促进入境游市场复苏。截至发稿,携程国际版Trip上,前述国家用户访问量增长明显,服务外国人入境游的“中国旅游指南”(China Travel Guide 2023)专题页面,访问量环比前一天也增长超三成。

消息发布后,同程旅行国际机票搜索量也快速上涨,截至当日18点,入境机票搜索量环比上涨12%。其中,由马来西亚入境的机票搜索量环比昨日上涨3倍,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入境机票搜索量环比上涨均超过100%。

 

中国入境游的潜在经济和战略价值

 

从经济学的角度,单方面开放来客免签相当于鼓励出口,因为入境游是一种服务贸易的出口。所以,单方面开放免签相当于单方面减少了出口的壁垒,有助于扩大服务贸易的出口,赚取外汇,提升GDP,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近几年,入境游的占比持续走低,2019年,中国的外国人入境旅游收入771亿美元,只占GDP的0.5%,而世界上,主要国家入境旅游收入的GDP占比都在1% 以上,美国是1.05%,英国将近2%,意大利2.38%,法国是2.43%,西班牙超过7%,泰国超过10%。

 

如果能够达到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GDP的1.5%,每年就会多出1万亿元的旅游收入。这只是旅游的直接收入,还没有算带动的相关的其他收入,例如带动的相关投资,留学收入,外国人买房等。综合收入可能远远超过1万亿元。而且这些都是外汇收入,可以增强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

 

入境游的增加是对外开放的一个标志。对外开放是长期的国家战略。对外开放可以增加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力。尤其是在美国的一些政客企图封锁中国科技创新的大背景下,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是反封锁的重要战略,而让更多的外国人来华访问和旅游是这个战略中的关键环节。

 

我在《人口战略》一书中详细论述了国际交流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的关键要素就是要让中国的科研人员和全世界的科研人员无障碍的国际交流。国际交流包括了信息交流、商品交流、资金交流、人员交流等各方面。

 

 

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是1.45亿人次,其中外国人3188万人次,而今年前三季度外国人入境人数为1093.6万人次。

 

所以我国对这六个国家试行免签,肯定会拉动我国旅游相关的产业,但是这个政策仅仅是拉动旅游吗?我认为至少还有两点深意,这才是国家高明的地方。

 

第一点深意,吸引外资的一步棋。

注意内容是2023年12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期间,上述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办签证入境。

 

来华经商是排在第一位的,但很多人讨论的都是旅游业,却没看到最关键的一点,要知道免签15天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和种种政策的顾虑,外国经商人士会更愿意更自由的来中国考察市场、商务合作和开拓业务,特别是对于外资中小企业来说非常利好。

 

还有一个关键词是试行,试行什么?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如果效果好的话,时间会延长吗?免签国家会增多吗?我不知道,可以拭目以待。

 

就今年,国家出台了很多吸引外资的政策,效果非常显著,据数据显示,2023年1—10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947家,同比增长32.1%,而我国这一次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就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且跨国公司普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的时候,再走一步棋,扩大开放吸引外资。

 

为什么是这六个国家?

 

就今年1月至10月来看,法国对华投资同比增长了90%,荷兰同比增长了33%,至于西班牙,中国是西班牙在欧盟外第一大贸易伙伴,近些年,西班牙公司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中国市场了,西班牙最大的机床制造商达诺巴特集团频繁在中国布局就是典型的例子。

 

德国就不用说了,去年,德国总理专门带了高级商业领袖代表团访问中国,要知道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今年1月至8月,德国企业在电机器材制造、化工制造领域对华实际投资分别增长172%和91%。

 

最后看意大利,除了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后,和我国的贸易往来更加密切,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企业更愿意进入中国市场以外,我认为还有两个原因。

 

第一,意大利目前是七国集团中唯一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备忘录的国家,所以我国如果给同是G7的法国和德国免签,不给意大利的话,那好像有点说不过去。

 

第二,部分外媒不断炒作意大利打算退出“一带一路”,所以我国以更大程度的开放和善意对意大利免签,这是一个妙招。

 

第二点深意,打破西方部分媒体的偏见和傲慢,加深与欧盟交流合作。

 

要知道西方的部分媒体在制造舆论方面非常厉害,我们加大对外开放就是对偏见和傲慢的舆论一次暴击。

 

第一,近些年经常有西方媒体炒作中国市场不够开放,然后我们这次免签的五个国家都属于欧盟,并且德国、法国、荷兰和意大利都是欧盟的创始成员国,所以加大对外开放拉住欧盟是很明显的,向欧盟释放我国的开放和善意,也能更便捷与欧盟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与合作。

 

第二,也有一些西方媒体炒作中国的发展问题,现在对六国单方面免签了,这些国家更多的民众、商人和学者能更方便的走进中国、了解中国,到底是不是某些西方媒体炒作的那样,所见所闻才是真相,就是让外国的普通人更容易走进中国,破除外界一些偏见的舆论,打破固有的认知。

 

综上所述,我国对这六国试行免签,从拉动旅游、吸引外资是有直接好处的,而间接好处就是当更多的外国人看到更加开放、包容、安全、蓬勃的中国时,那些流言蜚语都将烟消云散。

 

 

 

免签政策的放宽有助于促进双边商务往来与投资。以2022年为例,中国前往欧洲的直接投资总额为137亿美元,而欧洲对华投资约为194亿美元。在免签便利的影响下,预计两地的直接投资和商务活动将增长5-10%。

 

在消费层面,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境内的外国游客消费总额达到1273亿美元。假若免签政策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哪怕是1%的增长,也有可能带来超过10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在对外开放战略方面,试行扩大免签国家范围是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重要举措。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国位列第31位,此项新政策将有助于中国进一步改善其营商环境排名。

“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免签政策能提升参与国之间互信和合作的便利性,从而推动项目合作和贸易流动。如果通过免签促成的额外贸易额按照年均增幅1%计算,考虑到“一带一路”涉及的巨大贸易体量,这将为中国带来数十亿乃至上百亿美元的额外贸易价值。

从国际形象来说,这种政策的宽松会传达一个信息:中国愿意拥抱全球化,并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便利。二十国集团(G20)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等多边论坛上,中国一直倡导贸易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通过免签政策的实施,中国可以在实际行动上彰显其致力于建设全球共同体的决心。

在公共外交上,免签政策将有助于提高外国公众对中国的好感度。根据《2020年国家品牌报告》,中国排名第二的国家品牌价值为19.4864万亿美元。此次免签试行能进一步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立即获取定制方案

提交需求表单,1小时内获取《德国公司注册可行性评估》

*您的称呼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