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称呼
*联系方式
2023年10月4日,欧盟委员会(简称“欧委会”)发布公告称,将对原产于中国的新型电池电动汽车进口产品启动“反补贴调查”。
图 原文
图片来源:eur-lex.europa.eu
https://eur-lex.europa.eu/legal-content/EN/TXT/HTML/?uri=OJ:C_202300160&qid=1696398950778
反补贴调查是指欧委会就对欧盟产业造成损害的补贴行为采取反补贴措施的调查。此次反补贴调查由欧委会依职权主动发起,被调查对象是产自中国的9座及以下新型电池纯电动乘用车。本案调查期预计不会超过13个月,调查期限覆盖范围横跨为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损害参考期间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9月30日。
欧盟主张,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从中央或地方政府提供的补贴中获益,使得产品价格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出口欧洲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欧盟汽车工业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扭曲了欧洲新能源车市场的正常发展。
中方回应:强烈不满,坚定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当天,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欧盟仅凭主观臆断发起此次调查,调查缺乏充足证据支持,不符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欧方要求中方在极短时间内进行磋商,且未提供有效的磋商材料,严重损害了中方权利。
图 回应
图片来源:www.mofcom.gov.cn
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syxwfb/202310/20231003444183.shtml
商务部发言人:“欧方发起此次反补贴调查仅依据对所谓补贴项目和损害威胁的主观臆断,缺乏充足证据支持,不符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欧方要求中方在极短时间内进行磋商,且未提供有效的磋商材料,严重损害了中方权利。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中方曾明确表示,欧方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公平贸易”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中方敦促欧方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及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大局出发,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鼓励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深化合作,为中欧电动汽车产业共同发展创造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调查程序,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不存在巨额补贴,中企优势来源于产业链积累
针对此次欧盟委员会开展的反补贴调查,欧盟中国商会指出:“中国电动汽车及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不断创新,并在激烈的中国本土市场中累积了整体产业优势,为消费者提供高端、性价比高、可满足不同范围需求的电动汽车,受到全球消费者包括欧洲民众的欢迎,这种优势不是凭借所谓的巨额补贴而形成的。”
目前中国相关车企在欧洲所售车辆价格普遍高于或平齐中国国内售价。中国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已于2022年12月31日终止,且为了公平竞争,中国要求地方2018年底开始不能给新能源车补贴以规范市场秩序,相反欧洲尚有3000至6000欧元的补贴。
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与欧洲乃至全球汽车产业链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每一辆电动汽车背后都凝聚全球大大小小数以万计供应商的努力。欧盟中国商会认为欧盟应客观看待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而不是随意动用单边经贸工具来阻止或提高中国电动汽车产品在欧发展和经营成本。
欧盟中国商会还强调,包括电动汽车行业在内的中国企业致力于全球碳中和愿景的实现,并将为此做出不懈努力。欧盟中国商会希望欧盟政策制定者与产业界相向而行,共同为世界绿色发展做贡献。
中国汽车产业出海正当时,新能源板块贡献重要出口增量
在全球减碳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正借助电动化趋势持续加速海外扩张步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高速增长,连续8年产销保持全球第一。
2022年中国新能源品牌销量约514万辆,占全球的51.1%。2023年9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称,今年前8个月的汽车出口量达到294.1万辆,同比增长61.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了72.7万辆,成了汽车出口中的巨大增量。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二级巡视员刘晓光在2023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汽车出口已进入快速发展期,新能源汽车贡献了重要出口增量,已销往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出口国来看,欧洲已经成为中国电动汽车的主要目的地。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07.6万辆,欧洲地区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主要增量市场。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汽车出口量占中国整车出口总量的比重从2018年的5.7%升至39.1%。
2023年一季度的数据显示,中国电动汽车占德国进口电动汽车的比例达28.2%,较去年同期7.8%增长了261%。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2022年出口欧洲的新能源汽车占比49%,其中出口德国的新能源汽车均价最高,为3.8万美元。
政策持续支持汽车企业走出去
根据中国商务部今年1月的统计数据,目前在德中资企业超过2000家,集中在运输、汽车零配件、新能源等领域。中国企业正加速打造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生态链,凭借世界工厂的制造经验,在智能制造方面抢占先机,逐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运输保障,促进汽车企业与航运企业开展中长期战略合作,鼓励航运公司加快建设滚装船队,扩大汽车出口运力。
二、鼓励汽车企业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更好满足企业需要。
三、支持汽车企业完善国际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提升在海外开展品牌宣传、展示销售、售后服务方面的能力,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提交需求表单,1小时内获取《德国公司注册可行性评估》
*您的称呼
*联系方式